余闲新作《小云兜里的梦》出版,业界如何评论?
11月29日,由中原出版传媒集团主办、大象出版社承办的“新时代 新乡村 新少年——《小云兜里的梦》作品研讨会”在北京中国现代文学馆举办。
中国出版协会理事长、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原副局长邬书林,中宣部原副秘书长、中宣部原出版局局长、中国图书评论学会会长郭义强,中国出版协会原副主席、中国少儿读物工作委员会原主任海飞,马光复,徐德霞,陈晖,宋强,朱国鑫,刘颋,王国平,陈香,杨雅莲等出版人、评论家,以及本书作者余闲等人出席了本次研讨会。
中原出版传媒集团党委副书记、总经理、副董事长林疆燕,大象出版社社长汪林中、副总编孟建华等作为主办方代表出席。会议由大象出版社总编辑张彩红主持。
林疆燕代表主办方致辞,她表示作为出版人,深知推出更多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作品是新时代赋予的重要使命。她指出,余闲先生的创作精神和创作风格非常细腻感人,有他对生活的深入参与,对生活的调研和体悟。《小云兜里的梦》里的所有细节,都是基于现实生活的逻辑,然后把宏大的叙事化为小切口进入,呈现了一个伟大时代的场景和发展的画卷。无论是作品还是后记,作者都在用艺术精神和文化精神在感染感动我们。
《小云兜里的梦》由青年作家余闲创作,系李东华主编的“我的美丽乡村丛书”一种。本书以“两山论”发源地、浙江“千万工程”标杆安吉余村为背景创作,通过贵州女孩龙小云转学到小云兜村后所遇到的困境及实现自我突破的成长历程,呈现小云兜村翻天覆地的历史变化,彰显了心灵的美好和人性的光辉,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余闲为浙江本土作家,为了写好本书,他沉入生活深处,做了大量调研和采访工作。成稿后,编创合力反复打磨稿件,打造兼具文学性和可读性的佳作。图书入选中宣部2024年主题出版重点出版物选题和 “十四五”国家重点出版物出版规划项目。
在研讨环节,与会专家相继发言,对《小云兜里的梦》的文学性、思想性、创新性以及其社会意义进行了深入讨论,对该作品给予了高度评价。
中国出版协会理事长邬书林表示,首先,这部作品有一个高远的立意,即着力反映新时代中国乡村振兴的伟大实践,很好地把总书记关于“两山论”的理论用文学作品的形式生动地诠释出来。好的作品,一定是社会生活的本质的反映,应当是和时代同频共振才行。《小云兜里的梦》这部现代主义题材作品,围绕着大主题,从小切口展开,这是很值得关注的。其次,作者深入生活、深入实际,潜心创作,把主人公的所思所想写得非常细腻、非常生动,很好地关照了当下社会生活的状态。再者,这部作品的成功还在于它的文笔生动,做到了思想性、艺术性、可读性的有机统一。
中宣部原副秘书长、中宣部原出版局局长、中国图书评论学会会长郭义强认为,《小云兜里的梦》的创作选择的结合点和着眼点上非常好。首先,在结合点上,龙小云从相对落后的乡村来到相对发达的乡村,有她不适应的地方,也看到了中国农村巨大的变化,作者把孩子的成长跟乡村的变化很好地结合起来,很用心。书名“小云兜里的梦”也寓意深远,既指小云兜村的梦想,也象征着龙小云个人心中的梦想,作者将这两者巧妙融合,展现了其深思熟虑与匠心独运。其次,在着眼点上,本书同样表现出色。一方面,作者着重描绘了老师与孩子之间相互激励、共同成长的温馨场景,他们彼此约定、立志,相互成就,展现了深厚的师生情谊;另一方面,书中还深刻刻画了老师与孩子自我突破、自我实现的历程,洋溢着积极向上、奋发向前的精神气质。
在中国出版协会原副主席、中国少儿读物工作委员会原主任海飞看来,《小云兜里的梦》以儿童文学的方式,既塑造了龙小云、俞婉芬这对师生的丰满形象,又细致描绘了发生在中国大地上的山乡巨变,同时也传达了生态文明的核心理念,是一部有情怀、有趣味、有艺术感染力的儿童文学佳作。他认为该书有三个显著特点:一是《小云兜里的梦》是一部充满现实意义的儿童成长小说。书中的梦,实际上是每一个追寻自己人生成长的,自己心里的小小中国梦。二是《小云兜里的梦》是一部紧扣时代脉搏的现代乡土小说,展现了新时代的真善美。三是《小云兜里的梦》是一部“学院派”高学历作者深入黔浙两地创作,内含学理素养的作品。
中国儿童中心原出版部主任、北京作协儿童文学创委会副主任马光复说道,《小云兜里的梦》以主人公龙小云的成长故事、俞老师的奋斗故事、龙小云父母亲的养鸡事业三条故事脉络展开,各自和交互同时向前推进,为我们完成了一次十分宏伟的主题叙事,从而完成了书写和反映我国新农村变化与发展的重大国家核心理念。并表示该书弘扬了我们中华民族的拼搏精神,自强不息的传统。同时也会拓宽孩子们的乡村视野,加深对人性和生活的理解。
《儿童文学》杂志原主编,中国作家协会儿童文学委员会委员徐德霞认为,《小云兜里的梦》这本书写得非常真、非常实。不仅写出了人物成长转变的艰难过程,而且写到了人的情感深处,所以阅读以后让人觉得可信、真实。在写村里的变化时,不回避矛盾,不回避问题,不是简单处理,而是从文学的角度把人的变化和村子的变化紧紧地结合在一起。在描写景物时,把人的精神生活与自然环境的描写形成相互映衬,双向奔赴,做到了情景互动、情景交融。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图画书创作研究中心主任陈晖表示,《小云兜里的》紧扣新时代山乡巨变重大主题,从异地迁居儿童的独特视角,围绕几个小伙伴的校园与家庭生活,展示他们的栖居地在回归绿水青山后百业兴旺的景象与面貌,生动诠释了国家生态保护、创新发展的理念、政策及成果;通过一个离开家乡的转学女孩和一个在意外事故中受伤的老师相互鼓励、共同成长的故事主线,着重表现她们挑战自我、战胜困难的过程、勇气与力量,具有励志奋发、自强不息、积极昂扬的情感基调。该书通过贴近生活的构思情节展开叙事,人物真实不拔高,细节鲜活有特点,驾驭文字见功力,描绘景致诗意盎然,表现场景生动传神。
《中国出版传媒商报》执行董事(社长)、党委书记、总编辑宋强认为,这是一部关于爱和勇气的作品。作品中小云和俞老师相互鼓励,共同成长,令人感动。小云还遇到了同学沈葭月,她跟小云互相学习方言,帮助小云摆脱自卑心理,同学之间的友爱也让人感动。这还是一部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故事。书里记录下小云写的很多观察自然、观察植物、动物的诗歌,体现出丰富的想象力,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体现。
《文艺报》副总编辑、文学评论家刘颋评价道,作者在《小云兜里的梦》的创作中,有意识的去开辟一个接近心理现实主义的题材,很具有开拓意义。故事中俞老师和小云都需要克服自己的心理障碍,走出自己的心理困境。作者运用几个非常精彩的小细节,从心理学或者说是心理诊疗的角度来切入,写出了她们如何突破心理上的关键节点,给人以启发。再者,《小云兜里的梦》的创作通过双线结构,很好地解决了时代主题的文学化表达的转化问题。作者用文学的眼光去看待今天的生活,去抓取今天的生活,去表现今天的生活的时候,非常好的处理了它们的关系。他始终把握住的是时代中的生活和生活中的时代,没有把生活和时代割裂开,而且对于时代和生活,他用人物、情节、语言等小说的基本要素,把它给刻画和呈现了出来。所以,这个作品就“今天的文学书写究竟如何去表现我们的时代主题” 给了一个非常好的样本。
《光明日报》文学评论版主编王国平表示,《小云兜里的梦》关于风景的描写特别值得称赞,从风景中看到一个人物的性格,看到一个时代的变迁,也看到人们的观念,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等。再者,作者在作品中融入了大量鲜活的细节,如俞老师在射箭比赛的时候,写到有一只红蜻蜓落到了她的弓片上,令人印象深刻,让人感到余闲老师的匠心、用心。
《中华读书报》总编助理、中国儿童文学研究会副秘书长陈香认为,《小云兜里的梦》既展现了宽广的价值维度——与开阔宏大的社会历史框架相链接,同时,又有着强大的文学艺术性、审美价值和鲜活度。一是,具有饱满的故事性和较强的叙事驾驭能力。以语言的质感,人物心理上的情感、情绪变化与叙事线索的相互交织,包括景语即为情语,作品赋予景物的象征意味和诗意美感,比较精准的掌控了故事的节奏,将故事表层的感染力进一步深化,展现了作品的诗性情怀和审美内蕴。二是具有现实主义情怀。作者用多元的生活形态构建了一个庞大的社会生活群落。但每一种生活形态,每一个家庭,都在追求幸福的道路上奋力前行。三是主题出版的儿童文学表达。作品以童年叙事参与新山乡巨变的现实主义书写,以生动的生活画面和生活细节的呈现,构建了时代变化中乡村现实的变化、城乡关系的变化、农民生活及人的变化,以及对新变的乡村世界的生命体验、艺术体验,体现出文学作品对社会现实的建构的重大价值与意义。
《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读周刊主编、中国儿童文学研究会副秘书长杨雅莲表示,通过《小云兜里的梦》可以看出,作者经过细致的走访、观察到乡村发生蝶变的背后深层逻辑,又把一位小女孩、一位老师的梦想和一个乡村的梦想相结合,用文学性的语言生动地讲给孩子们,这体现出一位作家的脚力、眼力、脑力、笔力,而不是想当然地凭借文学素养虚构故事。正是精心打磨,才使得这部作品散发着泥土和花草的芬芳。
会上,《小云兜里的梦》作者余闲诚挚说道,对于作者而言,作品被阅读,被肯定,被指正,是非常幸福的事情。所以,今天我是特别幸福的。很感谢与会专家的点评,对作品优点的发现,是对我的激励;对作品的建议,就是对我的鞭策,让我知道我努力的方向,为此我深表感激。我每次面对空白文档,无论之前有多少作品,都会觉得战战兢兢,一切从零开始。这本小说有可取之处,也存在不足,我会好好总结经验,争取写出让自己更满意的作品。
《小云兜里的梦》作者余闲
活动最后,大象出版社社长汪林中再次向与会领导和嘉宾表示感谢,汪林中表示,本次研讨会的举办,不仅是对《小云兜里的梦》这部作品的一次全面审视和深入剖析,更是对大象社出版工作的一次重要检验和提升。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小云兜里的梦》这部作品一定能够走得更远、传得更广。
(本文编辑:余若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