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4日下午,由千寻Neverend主办的以“父女通信:艺术家与年轻人的对话”为主题的线上、线下联动的新书预见会活动圆满结束。此次活动邀请了国内著名艺术家、策展人邱志杰及其女儿邱家瓦、爱哲教育创办人马志娟三位嘉宾,他们围绕邱志杰父女合著的新书《给邱家瓦的三十封信》的创作初衷、探讨主题、亲子教育等相关内容进行了深入对谈。

《给邱家瓦的三十封信》全书由邱志杰父女二人的通信对话组成,探讨内容涉及人生、时间、生命、父女之情,不乏代际间的思想碰撞,充满哲思,引人思考,共同书写了一本容纳了爱的箴言的“邱氏家书”。

微信图片_20230225145854_副本.jpg

此次活动持续了近一个半小时。在活动一开始,千寻Neverend总编辑姚湘竹介绍了这本书的策划缘起。在她人生遭遇低谷时,偶然看到了邱志杰的一些话,例如“你不用在他们的比赛中成为胜利者”“不要接受他们给你的定义”等。这些话点拨了当时迷茫、低落的她自己。后来,在郝景芳的介绍下,她与邱志杰结识,并向他发出出版邀请,于是《给邱家瓦的三十封信》这本书应运而生。姚湘竹说,“其实这你来我往的30封信不只属于邱志杰和邱家瓦,更属于众多成长中的孩子以及和自己一样的成年人。这些像父亲一样的经典箴言,可以点亮人们遭遇的那些黑暗时刻,终结他们的童年噩梦。”

邱志杰也向现场读者介绍了《给邱家瓦的三十封信》的创作背景。“南京长江大桥对中国人来说意义重大,它是我国第一座自主设计建造的‘工程奇迹’,却有很多人选择到这里来结束生命。”过去,邱志杰曾参与过南京长江大桥干预自杀的工作,在桥上劝解那些企图自杀的人。而那些话,他也希望能说给自己的女儿,以及更多孩子与家长听,因此创作了30张以南京长江大桥为主体的水墨画,并书写了30封饱含哲理的书信。他将30句盘桓在心底的话语尽数告诉了女儿,希望她不仅富有理性、勇敢、从容,同时也能坚韧、超然、温柔、有耐心。

在女儿有能力回信的年纪,这30封信终于首次结集出版。书中收录了邱志杰创作的30张穿越生死的水墨画、30封语重心长的人生箴言以及女儿邱家瓦写给爸爸的回信。

微信图片_20230225145845_副本.jpg

《给邱家瓦的三十封信》新书封面(暂定)

主持人马志娟说,“书中的每封信都耐人寻味,作为家长,很有共鸣,并就书中的两封信与邱志杰父女进行了探讨。”

第一封信是:“你不用在他们的比赛中成为胜利者。”马志娟认为,做父母最大的挣扎在于,认为孩子不是游戏规则的制定者,而孩子却从心里认定自己就是要在游戏里苦斗,两者间寻找到微妙的平衡是当下人们对于亲子关系相处的共识。但邱志杰提出了不同观点。

邱志杰说,自己2003年回校教书后,不断接触到“直升机”父母、控制狂父母,“我们的世界如今已经变得越来越热衷于比赛,人们到处攀比,比谁家住的房子更大,谁开的车子贵,担心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等等。”他会告诉这些父母——你不用在比赛中成为胜利者,而是要创造属于自己的游戏。“只有游戏是自己发明创造的,你是唯一的参赛者,你就是标准,也会是唯一的胜利者或失败者。当别人在比赛如何尽早走出迷宫时,你要翻转认知模式——迷宫的出口其实就在上面,在天上。你往上一飞就能离开迷宫,根本不需要在同一个维度和别人比赛。”

人生何其广阔,邱志杰认为,要认清哪些比赛是更能发挥自己潜能的,哪些是会让自己头破血流的,进而做出选择。“每个孩子面对的不只是一种赛道、一种比赛。”

女儿邱家瓦认为,只有赢了大家的比赛,才有能力去选择别的比赛,是否参加比赛主要看自己的意愿。

这就是两代人不同的人生智慧所产生的冲突与碰撞。从邱家瓦身上,我们能清晰看到,不管家长给的尺子有多宽,也并没有给她带来过于佛系的悠闲。

微信图片_20230225145850_副本.jpg

第二封信是:“隧道的出口不只在发光的地方。”邱志杰说,这涉及历史观问题,有些历史人物认为“历史潮流不可阻挡,顺我者昌,逆我者亡”。“他们相信历史要不断往前进,且这种前进有必然的方向。他们高瞻远瞩,高喊‘大家跟我来,就往这条路走’,如果不跟着,就违背了正确的历史方向,应该被消灭。这条历史隧道的尽头是发着光的。但我觉得,隧道的出口不只在发光的地方。伟大的人们所指向的那个发光的出口并不是唯一的可能性。”

“在隧道里,你只要拿起一把铁锤,东敲一下西敲一下,把隧道壁给敲破了,就可以从这里走出去,外边或许正是一片旷野。隧道遍布通向各种空间的道路。我们的历史可能是一支笛子,并不是一条只有一个出口的隧道。光不仅可以从隧道口发出,这也会造成一种错觉,让我们以为那是唯一可走的路。它压制了我们的历史想象力,我们会无法在不同的历史方案中进行理性选择。”

马志娟说,“作为教育者,我们希望培养出来的是创造者,适应社会不是孩子接受教育后的唯一目的。作为家长,在面对只有一个出口的隧道时,或许可以拿锤子敲一敲这个隧道壁,去发现另一片天地。”

图片1_副本.png

活动最后,嘉宾与来自线上、线下的观众们热烈互动。面对线上读者关于“天赋型选手和努力型选手”的提问,邱志杰认为,这两种人没有区别,前者知道自己该在哪里努力,后者知道怎么挖掘自己独特的天赋。但邱家瓦却认为,有些人在生理上存在天生优势,比如天生就有好听的嗓音等。

马志娟总结道,《给邱家瓦的三十封信》可以被称为新时代的“傅雷家书”,不仅能从中看到作为艺术家的父亲的教育理念、给孩子的人生箴言,还能听到年轻一代孩子的声音,完美呈现了两代人的思想碰撞。

此外,新书《给邱家瓦的三十封信》将于2023年4月上市。

(本文编辑:程雪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