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涨粉10万+ 中信童书小红书账号的运营秘钥

◎ 白茹雪          中信出版集团

2023年初,中信童书开始重点布局小红书平台业务,设立小红书项目组,通过日常“笔记”反复测试爆点,围绕新书首发重点做“云”互动,通过粉丝群提高读者黏性,开展多梯度博主合作。

10-1.jpg

2023年,中信童书小红书账号总收入超过1000万元,年度涨粉10万+;在内容发布上,账号共发布“笔记”510条,累计曝光量超7000万次。在2024年1月小红书平台发布的Rise 100电商榜单中,中信童书小红书店铺成为文教行业唯一入选的出版品牌。

深耕内容 将自营账号作为流量起点

中信童书在小红书平台60%以上的收入来自爆款“笔记”。从选题策划到新书宣发,中信童书在小红书平台形成了一套自己的内容生产逻辑。2023年上半年,一套已出版一年的财商启蒙类绘本《如果动物有钱了》,通过单篇“笔记”引导成交额超20万元。前期可观的销售数据,再带动达人推广量级,中信童书营销团队与绘本类、泛童书类、母婴类等不同梯度的博主,递进展开合作,进而将爆款效应推向全网。

再如,2023年8月上市的侦探类科普绘本《这事儿有点古怪》,由于解读内容的成本较高,上市之初并没有达人愿意带货,内容营销组反复阅读图书内容,提炼卖点,打磨“笔记”文案。终于,第一篇“笔记”发布后,为《这事儿有点古怪》带来了1000多套的销售转化,且热度迅速扩散至全网。此后一个月内,中信童书持续更新了3条不同角度的内容“笔记”,再次带动了该书的全渠道销售转化。

就这样,很多上市之初无人问津的童书,都以中信童书小红书账号的爆款“笔记”为起点,实现了从0到1的流量爆发。

双向互动 消费者参与就是“种草”

在选题策划环节,当编辑因敲不定新书书名和封面设计方案而纠结不已时,小红书平台逐渐成了中信童书与粉丝互动的主阵地。

2023年3月,一本现象级国外畅销书Good Inside即将在国内引进出版。其原版书长期占据着美国亚马逊家教图书榜第一名的位置,因此在小红书平台也有了好几篇相关的千赞“笔记”。于是,我们便将这本书的前置营销工作重点放在了小红书平台。

在新书出版过程中,编辑一度为书名和营销语一筹莫展。在一次营销会上,大家激烈地讨论书名和卖点后,有小伙伴提议:可以在小红书平台发起投票,让粉丝帮忙选书名!于是,我们把编辑犹豫的几个书名和营销语做成了投票“笔记”,让粉丝们参与新书决策。最终,粉丝们票选出了《看见孩子:看见是建立美好亲子关系的起点》这一书名。

投票结束后,营销编辑还在自己的小红书账号发布了新书预热内容,“笔记”阅读数据也很可观。粉丝和达人纷纷在评论区追问这本书的上市时间,几乎每周都会有人来问“我‘养’的书什么时候出版啊?”新书上市后,小红书平台的流量外溢效果令人惊喜,《看见孩子:看见是建立美好亲子关系的起点》在全网热卖。截至2023年年末,该书已销售超14万册。

就这样,我们逐渐形成了与粉丝共创的默契,只要有拿不定主意的书名、封面、卖点,都会在小红书账号发起投票,充分征求粉丝们的意见。从营销推广的角度看,消费者的参与就是“种草”。

搭建纵向的账号矩阵 形成推广合力

2023年,中信童书在内部发起了“小红书项目奖励计划”,鼓励更多同事成为社区内容创作者,参与到小红书平台的矩阵化营销中。每个月月初,公司会根据大家的小红书账号运营数据,对表现优秀的创作者给予一定的绩效奖励。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孵化了“中信童书小书房”“编辑先疯”等小红书账号。

当然,品牌的矩阵化营销并不只是注册多个账号,而是通过持续的内容输出,提取中信童书品牌的DNA,形成一套“主账号+矩阵号”的内容生产逻辑,在保证品牌调性的基础上实现大量有效的曝光。

2024年1月,中信童书的新品《琵琶行》上市。这本书是中信童书国风绘本产品线的重点产品,作者华张一是2023年中国动漫金龙奖得主,绘本画风优美,用60页国风画卷讲述了千古名篇《琵琶行》的故事。在前期营销会上看过这部作品后,营销部同事都非常有信心在小红书上把这部作品“引爆”。于是在新书上市前,我们请作者提前签绘了3000册图书,作为给小红书平台的粉丝福利,并把作者的签绘过程记录下来,为后续的视频“笔记”积累创作素材。

新书上市第一天,我们先在中信童书官方账号发布了第一篇图文“笔记”,并第一时间将“笔记”分发至中信童书的粉丝群。在主账号与作者的账号充分联动下,这条“笔记”的阅读数据持续走高。于是,我们趁热打铁,次日又在主账号追更了一条视频“笔记”,一天内的点赞和收藏量就超过了3000次。在此基础上,我们在定位于传统文化主题的“中信童书小书房”账号发布了一条视频“笔记”,次日傍晚开始流量爆发。就这样,在同一天内,单部作品在两个账号的3篇“笔记”流量同时爆发,充分放大了新书营销势能,新书上市一周内实现销售转化超5000册。

矩阵号的联动营销效应,让团队的伙伴非常惊喜。在推广这本新书的同时,还针对此前的国风绘本《洛神赋》《千里江山图》《楚辞》再次创作内容“笔记”,同样收到了较好的数据转化效果。事实证明,矩阵化分发内容,能持续提升产品热度,大大提高爆款打造概率。

与平台紧密合作 全面开拓达人资源

中信童书小红书账号的快速发展,离不开小红书平台的官方支持。一方面,小红书电商的商业化布局让我们搭上了流量的顺风车。从2023年初开始,我们就积极参与平台发起的各种活动,以寻求更多的流量支持。2023年初,中信童书报名并入选小红书官方“百万红书计划”,推广S级绘本产品《今天在等待着明天》,联动300万粉丝的官方账号“生活研究所”发起投稿活动,最终总曝光量超500万次;打造站内“笔记”话题#哲学绘本也可以这么美,话题浏览量约30万次,“笔记”发布数量百余篇。

另一方面,小红书平台发布了买手计划,“每一个热爱生活的人,都可以成为小红书买手”。中信童书在原有合作图书品类达人的基础上,也积极寻求更多“破圈”合作的达人。2023年,像《给孩子的哲理》由时尚买手@刘芳菲销售500多套;@大猫在北京首次与品牌合作图书带货,《看见孩子:看见是建立美好亲子关系的起点》销售超300多套;此外,很多站内头部母婴、时尚博主如@嘿姐HEJEHEJE、@酸菜鱼多来一份等,也与中信童书合作,开启了首次图书带货。

建立平台粉丝群 培养高黏性读者

此外,中信童书还投入大量精力维护小红书粉丝群。很多同事休息日也会活跃在粉丝群,解答家长们的各种问题。群里每个月都会进行活跃用户评选,还会给小红书粉丝提供参与线下活动的名额,保证大家“聊得有料,也玩得起来”。

耕耘小红书一年多来,中信童书账号快速成长,从2023年初月成交额20万元,逐步实现月均成交额超百万元,年成交额突破千万元。从“笔记”内容的反复打磨、矩阵化账号的搭建、平台和达人的合作,再到官方粉丝群的运营,每一步都不可或缺。我们深知,自营账号运营不是“高冷”的单向输出,而是通过每一篇内容“笔记”、每一次“答读者问”深耕细作。希望在2024年,我们在小红书平台的图书营销可以有更多新的探索与收获。